如果你喜愛電影《你的名字》內的場影,又或者被這動畫的畫風所吸引,你就一定會喜歡以下介紹的畫作,波蘭藝術家兼插畫家Mateusz Urbanowicz,三年多前來到東京攻讀動漫畫,期後在東京動畫工作室C… Read More
來自不可思議的殘骸寶藏 古文明與當代藝術的結合
新一代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,主導了90年代的世界藝術發展。他的虎鯊標本作品《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》,在2004年以高達800萬英鎊售出,是當時最高價值的當代藝術品,翌年買主-美國對沖基金經… Read More
當梵高名畫「星夜」配上現代流行文化
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繪畫系列,由紐約的藝術Aja Kusick創作,透過梵高名作「星夜」(1889年)做背景配上現代知名的卡通人物和場景,將流行文化與後印象主義相結合。 Aja Kusick把這個繪畫系列… Read More
鏡頭下香港街頭的芭蕾舞者
攝影師Omar Robles一直在世界各地拍攝芭蕾舞者的照片,從紐約,古巴,墨西哥和波多黎各之後,他來到了我們熟悉的香港。 這次旅程是Omar Robles應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邀請來港工作… Read More
如走進萬花筒內的數字森林
為了慶祝東京國家藝術中心10週年,法國建築師和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被委託將2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改造成一個特別的景象。用鮮豔的紙𠝹成數字,一排排地掛起來,整個數字森林形成一個… Read More
當文藝復興的名畫主角,走進今天現實生活之中
在一個題為“當代生活中的藝術史”的系列叢書中,藝術家Alexey Kondakov巧妙地將藝復興時期畫作中的人物,描繪成今天在歐洲所拍攝的照片。用數碼修圖技巧改變場景,古今兩個時期之間的… Read More
用人手摺疊紙張的幾何紙雕塑藝術
在科技發達的今時今日,大可以利用電腦運算3D立體模型,尤其幾何形狀的雕塑。但Matthew Shlian卻用只用人手把普通紙張摺成一系列的幾何雕塑作品。他的雕塑除了要有藝術才華,也同是時是工程的投巧,… Read More
三宅一生 X 山口歷聯成策劃OUT OF BOUNDS
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日本畫家山口歷,繪畫技巧深深受到印象派主義莫奈的影響,融合浮世繪、日式庭園花園畫作,創作出自的獨特風格。山口歷2007年旅居紐約,其間繪畫生涯受到歐洲和美國的塗鴉文化和普普大眾藝術的… Read More
只剩三位「錢湯畫師」難以割捨的社區文化
日本人喜歡去稱為「錢湯」公共浴場,如果你去過的話都會發現浴場中通常有大型壁畫,錢湯壁畫繪師可算是日本獨門的行業,2003年,一位還在大學念美術史的20歲女生田中瑞希,因為泡了錢湯,而立志… Read More
伊斯曼博物館 將超過25萬張珍藏照片數碼化
以其全面收藏的照片而聞名,伊士曼博物館保存和展覽超過8000名攝影師的作品,在攝影史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 這博物館是以柯達公司的創始人喬治·伊士曼為名,1932年喬治·伊士曼過世時,將所有的財產捐給了… Read More